社交恐懼癥主要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社交恐懼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該疾病主要以過分和不合理地懼怕外界某種客觀事物或情境為主要表現,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對社交恐懼癥發病原因多加了解,積極做好針對性的預防措施。社交恐懼癥發病原因有很多,如家庭因素、追求完美、精神因素、神經回路等等,以下是陜西腦康心理咨詢中心為大家介紹的相關內容。
1、家庭因素引起社交恐懼癥:父母限制子女接觸社交環境也促發社交恐懼癥。有人認為社交恐懼癥與人格障礙有關,神經癥看成是人格的一種反應。社交恐懼癥多發生在回避性人格障礙者身上,這種人格障礙表現為缺乏自信,敏感。對57例對人社交恐懼癥的病理心理治療效果分析,提示該類病人大多數具有孤僻、內向、自尊、羞怯性格特征。
2、追求完美引起社交恐懼癥:社交恐懼癥人群都有一顆過分追求完美的心。討厭自己內向的性格,希望自己在異性面前表現的優秀完美,可是事情卻總是反向發展,越想表現的好,卻越是在他們面前緊張、發慌、臉紅、恐懼,這種痛苦沒有人能體會,象一個無底的深淵,吞噬著全部的思想、注意力和時間。
3、精神因素引起社交恐懼癥:精神因素在社交恐懼癥發病中常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例如:某人遇到車禍就對乘車產生恐懼,可能是在焦慮的背景上恰巧出現了某一情境,或在某一情景中發生急性焦慮而對之發生恐懼并固定下來成為恐怖對象。
4、神經回路引起社交恐懼癥:對于社交恐懼癥的形成原因,還有一些其他的說法,比如生物學上的原因,有人做實驗阻斷了小老鼠大腦“皮質-紋狀體-丘腦-皮質”神經傳導回路,居然也會出現了類似人類強迫癥的行為——小老鼠反復抓自己的臉,直到毛皮破損,甚至流血,還無法停止,同時還會焦躁不安,當神經傳導回路重新連通,小老鼠馬上就停止了抓臉,焦慮癥狀也減輕了,這說明在我們的大腦確實有神經回路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