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問題比較常見的是焦慮癥,抑郁癥,恐怖癥和強迫癥,焦慮癥。
焦慮癥往往是以擔心害怕為主的,包括考試,學習往往伴有坐立不安,心煩意亂,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狀,胸悶氣短,尿頻尿急,出汗等。
另外,青少年抑郁癥患者往往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下降,往往感受到自己無能,無助,缺乏學習的興趣和樂趣,體驗不到生活的快感,所以說可能會出現飲食差,睡眠差等情況。
而青少年的強迫癥狀往往以反復清洗,反復檢查為主的。所以說,患者往往伴有一些儀式動作,患者明明知道沒有必要,不合理,但是無法糾正,痛苦不已。
而對于青少年的恐懼癥,往往是對特定的場景而害怕,例如對學校恐懼出現了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逃避學校的癥狀。
青少年心理問題的表現:
一、適應性障礙:青少年在小升初或者初升高的時候,不能夠適應新的同學或者學校,出現適應障礙,這類問題如果時間久了會形成厭學。
二。厭學。當青少年在學校被人欺負或是被挨罵常常自己不會消除這種消極情緒,往往會導致產生厭學情緒,出現癥狀應及時醫院就診。
三.社交恐懼。見到異性或朋友不敢面對說著說話,很不自如,都是恐懼引起的。
四。抑郁,焦慮這些也很常見,青少年出現抑郁或考慮焦慮多見于成績優秀的同學。
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征兆:
1、情緒改變:焦慮,抑郁,恐懼,情緒不穩定,易激惹;
2、行為問題: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自控力差,學習困難;違紀,逆反,惡作劇,逃學,說謊,偷竊,攻擊行為;自傷;強迫行為(如:反復洗手、詢問);適應困難;幼稚,退縮;
3、軀體不適:頭疼,腹痛,惡心,嘔吐,厭食或貪食,早醒,入睡困難,耳鳴,尿頻,全身不適,注重相貌、身高、體重;
4、學習類問題:厭學,考試焦慮;
5、人際關系問題:包括親子關系、同學關系、師生關系,表現為:自閉,自我中心,社交焦慮,缺乏社交技巧等;
6、人格特點類問題:過分依賴,敏感多疑,強迫等;
7、其他精神心理障礙及發育障礙:如兒童精神分裂癥、雙相情感障礙、孤獨癥、精神發育遲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