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的幼童似乎并不關心自己可以得到多少獎賞,他們更愿意探索這個世界的規律。
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盡管幼童知道自己能夠贏得獎賞,但是他們依然喜歡探索未知的選項。
研究人員發現,當成年人和4到5歲的孩子玩游戲的時候,如果游戲規則中的某個選項能夠帶來更大的回報,那么成年人和孩子都能夠立刻學會怎樣才能獲得最大的回報。
探索不是盲目的
成年人會利用游戲規則獲得最大限度的獎勵。不過幼童會無視這些獎勵,繼續探索其他的選擇,而且,幼童的這種探索方式也不是偶然隨機的,是一種主動、有目的的過程。
研究報告的合著者、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Vladimir Sloutsky說:“探索似乎是兒童早期的主要推動力,甚至比獎勵還要重要。”
“我們認為,幼兒之所以需要探索,是因為探索可以幫助他們了解世界的運轉方式。”
無論大人怎么理解孩子放棄獎勵、追尋探索的原因,事實是,孩子們對新發現的探索絕不是隨機的。研究結果顯示,孩子們進行著系統的探索,以確保他們不會錯過任何東西。
Sloutsky說:“當成年人想到孩子們跑來跑去好奇的探索世界的時候,他們可能會認為孩子們是在漫無目的地到處亂跑、打開抽屜和櫥柜、隨意撿起地上的東西,和不認識的人搭訕。但事實證明,他們的探索根本不是隨機的。”
研究方法
Sloutsky與俄亥俄州心理學博士后研究員Nathaniel Blanco共同進行了這項研究。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發展科學》雜志上。
Nathaniel J. Blanco, Vladimir M. Sloutsky. Systematic Exploration and Uncertainty Dominate Young Children’s Choices. Developmental Science, 2020; DOI: 10.1111/desc.13026
研究人員進行了兩項研究。一項研究涉及32名4歲兒童和34名成年人。首先,參與者看到了屏幕上的四種生物。
當參與者點擊每種生物時,他們會得到一定數量的虛擬糖果。其中一個選項顯然是最好的,會獲得10個糖果,而其他3個圖像的獎賞分別是1個,2個和3個糖果。在實驗過程中,每種生物的數量從未改變。
實驗的目標是讓成人和孩子在100次試驗中獲得盡可能多的糖果。(實驗結束后,孩子們可以把他們的虛擬糖果變成真正的貼紙。)
實驗1中的4個圖像,右側為獲得獎勵后的計量器。
實驗一
正如預期的那樣,成年人很快就知道哪種動物代表最多的糖果,并在86%的時間里選擇了這種動物。但是孩子們選擇最高回報生物的比率只有43%。
這并不是因為孩子們沒有意識到哪種選擇會給他們帶來最大的回報。在研究結束后的記憶測試中,22個孩子中有20個都能正確識別出哪種生物帶來的糖果最多。
A)成人在大多數試驗中都充分利用了最有價值的選擇,而兒童在實驗1和2中選擇它的頻率要低得多。
B) 分析實驗1中前20個實驗表明,成年人在經歷過很短的探索之后,就會轉向高分獲取模式。
Blanco說:“孩子們并沒有像成年人那樣被激勵去獲得最大的回報。”相反,驅動孩子們的似乎主要是在探索過程中獲得更多的信息。
Sloutsky補充說:“而且,他們探索的次序也是不是漫無目的隨機過程。當他們不選擇最高回報的選項時,他們就會更加系統性地瀏覽其他選項,以確保在隨后的選擇中不會間隔太長時間。”
Sloutsk說:“如果他們很長時間沒有選擇某個選項,那么,他們就越不能確定該選項的價值(代表幾個糖果),于是,他們就越想再檢查一遍。”
實驗二
第二個研究中的游戲與之類似,只是隱藏了一個選項,只有三個選項可見。每次試驗中的隱藏的選項都是隨機決定的,所以幾乎每次都會不一樣。但這四種選擇代表的價值(糖果數量)從未改變,隱藏的選項也不變。
和第一個實驗一樣,這37個成年人在幾乎每一次試驗中的選擇都是最優選,占總測試次數的94%。遠遠超過了36位4歲和5歲孩子的比例,這些孩子在40%的時間里選擇了最高價值的選擇。
當隱藏選項是價值最高的選項時,成人有84%的時間選擇它,但是,如果隱藏的選項不是最高回報的話,成年人幾乎不會選擇這個低價值的隱藏選項(2%的時間)。而孩子們在40%的時間里選擇了隱藏選項——不管它是否是最高值的選項。
在實驗2中,一個選項的獎勵隱藏在門后,而其他三個選項在選擇之前是可見的。右側為計量器,每次選擇獲得的糖果都會累加到計量器中。
討論
Sloutsky說:“大多數孩子被隱藏的選擇的不確定性所吸引。他們想探索這個選擇。”
然而,他指出,在兒童身上存在一些個體差異。例如,一些孩子的行為和成年人特別像,幾乎總是選擇價值最高的選擇。另外一些孩子,在第二個實驗中幾乎總是回避隱藏的選項。
他說,這些差異可能與兒童認知成熟程度有關。
但似乎所有的孩子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階段:系統性的探索是他們的主要目標之一。
“盡管我們知道孩子們喜歡跑來跑去探索世界,但我們現在發現他們的行為有很多規律性。”Blanco說,“這個年齡段孩子們的那些貌似不穩定的行為,似乎很大程度上是由信息儲備的驅動力所塑造的。通過探索獲取信息,進而以發現世界的運轉方式,對于孩子來說更加至關重要。
幼童在探索-利用困境(exploration-exploitation dilemma)中更多的關注探索,而非利用,有利于幼童以系統方式收集廣泛的信息,從而形成有效的決策體系,為以后的生活奠定基礎。
說明:文章來源于網絡,著作權均歸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立刻刪除。